亚历山大帝国,由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在公元前4世纪建立,是古希腊化时期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亚历山大在公元前323年去世后,他的帝国并未立即崩溃。事实上,他在生前已经通过武力和行政手段对帝国进行了广泛的统治,设立了150多个行省,将希腊文化带到了广阔的东方地区。
亚历山大去世后,他的帝国陷入了继承危机。由于他的未竟事业和庞大的领土,他的四大将领——帕尔梅诺尼乌斯、塞琉古、卡桑德和安提柯,开始了对遗产的争夺。最终,塞琉古和安提柯分别在西亚和埃及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史称塞琉古王朝和埃及托勒密王朝。帕尔梅诺尼乌斯的儿子德米特里一世则在希腊北部建立了一个王国,被称为马其顿王朝,这是亚历山大帝国在希腊本土的延续。
因此,可以说,没有一个单一的敌人“灭”掉了亚历山大帝国,而是通过一系列内部权力斗争和领土分割,帝国被肢解成了多个较小的希腊化王国。
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和灭亡时间如下:
建立时间: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始于公元前336年。当时,亚历山大继承其父菲利普二世的王位,随后在公元前334年春天,他开始了他的伟大远征,即马其顿征服东方的战争,历时十年。
灭亡时间:亚历山大本人于公元前323年6月10日在巴比伦的伊苏斯战役中去世。他去世后,帝国经历了复杂的继承斗争和内部。大约在公元前323年至公元前301年间,他的四大将领确立了帝国的多个王国,标志着亚历山大时代的结束。塞琉古王朝和托勒密王朝在亚历山大去世后多年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直到公元30年,托勒密王朝的末代国王克里奥佩特拉七世自杀,她的儿子屋大维(后来的罗马帝国皇帝奥古斯都)接收了最后的埃及领土,这标志着亚历山大帝国的正式灭亡。